亳州谯城張店:黨建引領鄉村振興 韭花飄香助農脫貧
新農村商報網訊 眼下正是韭菜花采摘上市的季節,近日,在亳州市谯城區張店鄉王樓村韭菜種植基地,韭花飄香,農民們采摘韭花的身影随處可見。
基地業主李偉介紹,韭花又名韭菜花,是秋天裡韭菜上生出的白色花簇,多在欲開未開時采摘,磨碎後腌制成醬食用,農家多稱之為“韭菜花”。韭菜花富含水分,蛋白質,脂肪,糖類等多種營養成分,具有補腎溫陽、益肝健胃等功效,一般人群均可使用,市場前景較好。
“每年韭菜花上市的季節,是用工比較多的時候,也是比較繁忙的時候,每天一大早就組織工人采摘韭菜花,還要聯系外地客商前來收購,整天時間又是采摘、又是過磅、又是結賬、又是張羅工人夥食,真是忙得不可開交”談起韭菜花采摘銷售的适宜,李偉這樣說道,“按往年的市場行情計算,一畝韭菜花經濟收入3000元左右。俺家種植100多畝韭菜,每年僅韭菜花一項,年收入30萬元左右。”
貧困戶張永琴在基地幹活已經很長時間了,現在采摘的100多畝韭菜花,從一開始的建棚、整地、栽苗、施肥、澆水都是他們親自管理的。“看到一畦畦盛開的韭菜花,我們感到很高興,因為我們看到了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彙報,讓我們感到了勞動的光榮與快樂。”張永琴說。
近年來,張店鄉結合當地農民群衆種植習慣,采取以獎代補的措施,鼓勵全鄉農民群衆大力發展韭菜種植,成立韭菜種植專業合作社、韭菜生産協會等,幫助韭菜種植大戶協調流轉土地,扶持建立韭菜種植基地,并組織韭菜種植大戶外出考察學習,轉變韭菜種植大戶發展理念,同時不斷優化韭菜品種,推廣先進種植模式,走多品種、集約化、規模化經營的發展模式。全力打造讓韭菜種植業成為該鄉脫貧攻堅的支柱産業之一。
據統計,該鄉韭菜種植面積1.5萬餘畝,僅韭菜花一項,年産值4000多萬元。在韭菜基地務工貧困人口有36人,每人每天務工收入70元左右;自主發展種植韭菜貧困戶8戶,戶年均增收1.2萬餘元。(張劉豔)
[責編:鐘明華]